星空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句句不提心累,句句写满疲惫

2024-12-16 09:22:07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魏晋: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30个春夏秋冬,有如白驹过隙,在那个遥远的魏晋,陶渊明在入仕与致仕之间反复摇摆、跌跌撞撞,一颗心累到了极点。

终于悟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于是他以笔为舟,泛舟于尘世与心田之间,以这首《归园田居》其一,热情洋溢地唱响了归隐的序章。

那里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简朴宁静,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生机盎然。有“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悠然闲适,更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自由。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唐:李白《行路难·其二》

这是李白面对艰难险阻的命运所发出的呐喊,它有如一声震响天际的雷鸣,带着无尽的热忱与不屈。

那个心怀大鹏之梦想的少年,豪情万丈从巴山一路仗剑朝长安走来,越过风雨,越过泥泞,但却只在朝廷混了不到两年,就被玄宗“赐金放还”。

仰望那广阔无垠的青天大道,路的那一头通往梦想的彼岸,可是残酷的现实却如巨石般横亘在前,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迷茫。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热情如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即使前路坎坷,也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青天大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李商隐因为自己的婚姻,从而卷入牛李党争之中,一生形同走钢丝,活得战战兢兢、谨小慎微。

在一个身心疲惫的黄昏,他又一次一个人来到乐游原,当看到夕阳西下,天边一抹绚烂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整个乐游原,美得令人心醉。

李商隐的心中竟然生出一丝伤感和悲凉,黄昏的美,那样的耀眼,却又那么短暂。正如同生命、如同青春一样转瞬即逝。

李商隐用这样美好又带着哀愁的诗句,告诉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我们好好把握和珍惜。

也正是这些美好的一个又一个的瞬间,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整个人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从繁华的京城贬到偏远的黄州,在黄州,大难不死的苏轼惊魂未定,一面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一面探索着人生的意义。

他带着家人开荒种地,闲暇时光就游览古迹,面对着赤壁之下,如水月色下的滔滔江面,苏轼遐思翩翩。

想起这片曾经烽火连天的战场,三国时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都已经随同历史化作尘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这一刻,他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无常。

“人生如梦”,不仅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深刻洞察。苏轼深知,生命终究是一场短暂的旅程,如同梦境一般,转瞬即逝。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举杯向万古的江月致敬,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

它如同一盏明灯,启迪着未来的前行之路,正如苏轼所说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一生忧国忧民的杜甫,即使自己住在破烂的茅草屋,也心系天下寒士的安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面对着萧萧秋风中的辽阔江山,漂泊异乡,一身病痛的他,心中涌现出无尽的悲怆与豪情。

在他登高远眺的那一刻,所有的个人悲喜都融入到了天地之间,化成这一首千古佳作。

“万里悲秋”,是壮阔的自然之景,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百年多病”,是对生命脆弱的深刻体悟,也是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生命力量的象征。

诗人用深沉而又炽热的笔触,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后人,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始终以不变的热情,勇往直前、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