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来临,青岛迎来学生流与游客流高峰。7月10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218路DD1192号公交车上率先上线自主研发的“公交车无盲区辅助驾驶系统”,实现车辆多方位监控,助力“一步登车”服务落地,为岛城暑期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驾驶员使用公交车无盲区辅助驾驶系统。
盲区变透明科技破困局
作为承载市民出行的“城市动脉”,传统公交车因庞大车身结构形成的视觉盲区,始终是公交安全痛点问题。车辆起步瞬间的前端盲角、转弯时致命的内轮差区域、站台停靠时的车门遮挡——对公交车驾驶员和行人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
“现在不少小学都会开展公交盲区科普教育,看到孩子们在车辆盲区模拟实验中惊险躲闪的画面,更让我下定决心破解盲区难题。”驾驶员卞涛表示,受私家车360度影像系统的启发,他和分公司技术人员提出想法,分公司迅速组建技术攻关小组。
从初期简易摄像头的安装测试,到与隧道巴士公司“公交维修联盟创客工作室”团队的深度合作,历经半个月的反复调试,最终打造出一套自主研发的“公交车无盲区辅助驾驶系统”。通过在车身前、后、左、右安装4个高清摄像头,配合智能图像拼接技术,驾驶室内10寸显示屏可实时呈现车辆周边360度全景影像,将传统盲区转化为“透明可视区”,让驾驶员对车辆周围情况一目了然。
科技有温度服务更贴心
在青岛二中分校、台东郭口路等人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点,当拖着行李的游客与学生们在车门处聚集,驾驶员通过全景影像系统可精准掌握车辆周身动态:车前是否有行人经过,车后有否存在乘客追车,车门与站台距离是否能方便乘客“一步登车”。在该系统的辅助下,驾驶员能够清晰观察到车门附近乘客的动态,准确判断乘客是否已安全上下车,从而更加合理地控制车辆启停时间,确保“一步登车”服务高效、安全运行。公交隧道巴士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不仅守护着安全,更在细节处传递着城市温度:当驾驶员通过影像发现推婴儿车的乘客,会主动多停3秒;遇见行动不便的老人,会轻声提醒“别着急,我等您”。
在位于隆德路的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运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218路DD1192号公交车的实时影像数据。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周斌指着屏幕上的车辆轨迹图表示:“这套系统就像给公交车装上了‘360度眼睛’,接下来我们将在所属218路、320路、33路三条线路同步推出,建立盲区影像分析数据库,以智慧公交守护好每一位市民的出行安全。”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