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面变“草原”!烟台海域遭浒苔侵袭 治理有“机”可循

2025-07-05 21:01:00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部分海域、沙滩上出现大面积浒苔,从远处望去就像一片“绿色草原”,引发网友们的关注。

记者在烟台海域看到,部分海面呈现青绿色,海水甚至变成了绿色“菠菜汤”,沙滩上也有不少地方堆积着这种绿色植物,宽达数米,连绵成片。

记者从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烟台部分海域此次暴发的浒苔,主要集中在海阳市以及黄渤海新区等地。今年6月17日,黄海浒苔绿潮越过千里岩岛进入海阳市管辖海域。根据卫星遥感等综合监视监测数据分析,至7月1日,包括烟台海域在内的黄海海域浒苔绿潮分布面积约49425平方公里,综合覆盖面积约712平方公里。

烟台海域遭浒苔侵袭 症结与出路何在?

浒苔为何总会大面积暴发?而且总是“盯上”烟台海域?厚厚的浒苔覆盖海面,对鱼虾藻类等海洋生物有何影响?除了人工打捞,有没有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能控制浒苔扩散?浒苔这场“绿色危机”能否变废为宝?

浒苔属于石莼属藻类,丝状多分支,无毒,在各沿海国家近海广泛分布。浒苔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在低光照和低温等不利条件下都可以繁殖。

其实,浒苔并非首次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暴发。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黄海浒苔每年都会周期性暴发,影响烟台的时间为每年6至8月。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王凯:究其主要的原因,它就是一个海水的富营养化,除此之外,海洋这个区域容易暴发,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合适,还有海流和风向也比较合适,因为大多数的浒苔,现在的研究表明都是形成于黄海的南部海岸,再加上生物因素的缺失,就会造成最终浒苔大量的暴发。

浒苔覆盖沙滩及海面 会带来哪些影响?

除了在海阳市管辖海域,在烟台黄渤海新区近海,浒苔也大量出现。厚厚的浒苔覆盖沙滩及海面,对鱼虾藻类等海洋生物以及当地生态有何影响呢?

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孙伟:像我手中的就是刚退潮,在岸滩上依附的浒苔。这些浒苔在夏天的高温天气,只要达到温度较高,一到两天的时间,基本上就会产生异味。如果不及时清理,会严重影响游客的体验,还有沙滩的景观,对沙滩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不仅如此,浒苔暴发对近岸和海域的生态也会造成影响。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王凯:它是主要对海洋环境影响比较大,因为浒苔暴发式生长会大量地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它腐烂之后也会进一步增加溶解氧的消耗,所以说很多的贝类鱼类都会窒息死亡,对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都造成了很多的破坏。除此之外,它还会和海洋其他的一些藻类浮游生物竞争阳光、营养盐,在浒苔很密集的区域,这些生物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被打乱。

除了人工打捞 还有哪些方法治理浒苔?

目前,烟台市正在组织开展打捞作业,除了人工打捞,还有哪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能控制浒苔扩散,力争减少浒苔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呢?

记者了解到,烟台市采取了三个步骤治理浒苔:

  1. 组建专业打捞船队,在重点海域附近进行打捞作业。
  2. 在重点海域布设拦截网,避免浒苔大面积靠岸。
  3. 成立岸上清理队伍,发现浒苔上岸立即进行清理。

烟台黄渤海新区近日还增派人员和机械设备,按照“一天两清,一潮一清”的方式,加紧清理到岸浒苔。

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孙伟:采取人工加机械工作模式,日清浒苔面积约达8万平方米左右,清运量超过50立方米。

目前,烟台海域的浒苔清理工作仍在继续,但短期措施难以根治。专家认为,应形成一套综合的治理方案,才能标本兼治。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王凯:首先我们要控制污染源,减少对营养源的陆源和海源的输入。第二个方面是要加强监管预警,同时要建立防控的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监控网络,我们可以预测浒苔的生长趋势和漂移方向。第三个在应急处理方面,当浒苔暴发初期应该启动前置的打捞机制。

如何将浒苔“变废为宝”?

如此大量的浒苔,有没有可能变废为宝、加以利用呢?专家表示,浒苔再利用的地方还真不少。

鲁东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王凯:打上来的浒苔我们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它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进行资源化的利用。

  • 可以制成生物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也可以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料,还可以加工成功能性的食品。
  • 可以加工成化工原料。
  • 生物能源领域,浒苔可以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然后制备成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