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近日,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大剧《长安的荔枝》登陆央视后,荔枝意外“出圈”,人们各种花式“炫”荔枝。7月13日,山医大一院中医科主任郭洪波提醒,虽然荔枝大量上市,其果肉晶莹、口感清甜,但品尝荔枝要有度,吃多易上火,且不能随意搭配吃。
吃多易上火
眼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街边的水果摊,饭后的果盘,甚至亲戚朋友送礼,随处可见荔枝的身影。咬一口,汁水四溅,清甜可口,让人难以抗拒。
“吃荔枝,尤其是中老年人,千万别解一时嘴馋,就忘了分寸。更不能和某些食物混吃,否则不但伤身,还会引来麻烦。”郭洪波说。
《本草纲目》中记载,荔枝,甘、温,无毒,补心益脾,止渴解烦。“这里要注意,荔枝性温,但也偏热,吃多了容易助火,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喉咙肿痛、鼻出血、便秘等上火的症状。如果本身有肝火旺、胃火重、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就更不能大意,吃荔枝必须适量。”郭洪波特别提醒。
禁忌要牢记
“荔枝不可随意搭配吃,有些禁忌要牢记,否则有损健康。”郭洪波说。
禁忌一,荔枝不能和酒一起食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加速血液循环,身体的脏器会出现热的情况,而荔枝本身也是热性,当两者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对脏器产生影响。有些人会出现肠胃疼痛,如果经常这样吃,还会导致胃火旺盛;有些人喝完酒再吃荔枝,会出现上吐下泻,导致急性胃炎或者胰腺炎。郭洪波建议,吃完荔枝,至少隔半小时再喝酒,最好别在同一顿饭时间出现“荔枝+酒”的搭配。
禁忌二,荔枝不能和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一起食用。很多人喜欢把荔枝当饭后水果,尤其是和海鲜、烧烤、大鱼大肉一起吃,危害很大。中医讲,荔枝属热,同时也偏于助湿。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本身就容易生痰、生湿,再加上荔枝,就等于在体内制造湿热之源。湿热内生,会导致口苦、胸闷、大便黏滞、小便黄赤,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痤疮、湿疹、舌苔厚腻等表现。
禁忌三,荔枝不能空腹吃。因为荔枝中含有丰富的果糖,果糖主要在肝脏中转化。如果在空腹状态下一次性食用过多荔枝,肝脏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引发低血糖。空腹状态下,血糖本就低,一旦摄入过多高糖食物,会诱发低血糖性晕厥,出现头晕、出汗、心慌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吃法有讲究
荔枝怎么吃才安全?郭洪波提醒,吃荔枝要讲究“时、量、法”。
第一,吃荔枝不宜过量。每天食用量要控制在5颗至10颗,且不要连续多天大量吃。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尽量不吃荔枝。
第二,饭后吃最合适。不要空腹吃,饭后一小时再吃荔枝最合适,既满足口欲,又不冲击血糖。
第三,搭配清凉解热的食物或茶饮。荔枝偏热,可以搭配绿豆汤、菊花茶、荷叶茶、淡竹叶泡水,或者多吃蔬菜、水果解热,如苦瓜、冬瓜、黄瓜等,帮助清热去火、平衡体内环境。
“大量食用荔枝,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快速补充葡萄糖,适当休息后通常可缓解。”郭洪波提醒,若出现抽搐、虚脱甚至休克,要立即就医。
并州新闻 记者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