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是国际航天日,《俄罗斯报》记者当天采访了俄罗斯英雄、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宇航员分队指挥官、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他用1110天14小时57分钟打破纪录,成为人类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宇航员。

图片说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宇航员分队指挥官、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展示世界首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照片。
《俄罗斯报》:全球太空竞赛正在加速,您认为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是否仍保持领先地位?
奥列格·科诺年科:俄罗斯开辟了人类飞往太空的先河,我们有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每年往国际空间站派遣两批宇航员,我们在空间站进行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有助于推动地球上医学和工业的发展。此外,俄罗斯有世界上最可靠的运载火箭。我坚信,俄罗斯的航天事业将始终处于世界科学的前沿。
《俄罗斯报》:埃隆·马斯克提出两年内让国际空间站脱离轨道,并集中精力开展火星飞行。您对此怎么看?
奥列格·科诺年科:没人否认人类需要拓展在太空的探索,飞往其他星球的计划,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放弃低轨道,舍弃空间站。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巴卡诺夫不久前表示,没有俄罗斯的专业参与,飞往其他星球是不可能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俄罗斯有世界最好的长期飞行装备,在国际空间站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们的宇航服更符合人体工学,在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也毫不逊色。3月,新型“海雕-MKS”6号宇航服上了太空。期待它秋天在太空行走的实战检验!
《俄罗斯报》:俄罗斯在航天器研发方面发展得如何?
奥列格·科诺年科:就“联盟”号载人飞船来说,它仍是最好的飞船之一。其返回舱容积是9立方米,SpaceX的是8.7立方米。我们的返回舱还划分了功能区,其中3立方米是工作区,6立方米是生活区。相比之下,SpaceX则是单一区域。我坐过3种型号的“联盟”号载人飞船,最初飞船是按飞行两天设计,但俄罗斯弹道专家对飞行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后,将时间缩短到数小时。而且现在飞船通过数字化能自动计算到国际空间站的最近距离,动力装置也已完全升级。
《俄罗斯报》:有宇航员曾说,他宁愿执行两次半年的任务,也不愿执行一次一年的任务。您对此怎么看?
奥列格·科诺年科:我并不追求纪录,这是我热爱的工作。我的第五次飞行任务就是一年,当时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最后发现自己能胜任。如果有机会,我很乐意再次执行这样的任务。
《俄罗斯报》:您认为载人航天哪个未来更现实,月球还是火星?
奥列格·科诺年科:苏联航空和航天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太空是无穷无尽的资源来源。所以既要飞往月球,也要飞往火星。
《俄罗斯报》:人在空间站能生活多久?
奥列格·科诺年科:目前的纪录是由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创造的437天。对宇航员来说,最大的危险其实是辐射。
《俄罗斯报》:您如何评价您在太空完成了几十项科学研究。尤其是几年前首次在太空打印出活体器官,引起轰动。
奥列格·科诺年科:这是我最喜欢的实验之一。当时我打印出支气管、食道等管状器官的人造替代品,相信这项技术将来会在地球上得到广泛应用。执行一次国际空间站的飞行任务平均要做约50项实验。实验清单由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与科学界共同制定,范围涵盖化学、生物学等各方面。例如,我的第五次任务中有些实验是研究低重力条件下细胞的行为。长远来看,这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
《俄罗斯报》:您进行过多次太空行走,在舱外最长工作了几小时?
奥列格·科诺年科:我完成过7次太空行走,总时长达到44小时30分钟。但其实时间长短往往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任务的复杂程度。
《俄罗斯报》:您独自面对宇宙深渊时会感到害怕吗?
奥列格·科诺年科:不会。飞行控制中心有庞大的队伍支持着你。辜负他们的信任,完不成任务,那才是最可怕的。
《俄罗斯报》:太空真的有气味吗?
奥列格·科诺年科:是的。我觉得那是机器的味道,像润滑油和金属的气味。
《俄罗斯报》:如今的宇航员分队有什么特点吗?
奥列格·科诺年科:目前分队有28人,包括4名候选宇航员,正在接受基础航天训练。进入分队时的筛选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但成为宇航员后,年龄上限只取决于你的健康状况和飞行意愿。
《俄罗斯报》:俄罗斯在建造载人飞船和开发俄罗斯轨道站时,宇航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吗?
奥列格·科诺年科:当然。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成立了载人航天特别评审部。这样做正是为了让宇航员参与企业科技委员会的工作,在新航天装备研发中借鉴他们的经验。
《俄罗斯报》:如今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是什么角色?空间设备测试员、操作员、研究员,还是维修安装员?
奥列格·科诺年科:我们是多面手:控制飞船、搞维修、做实验。我们还是科学家的眼睛、手和耳朵。但我认为短期内不会有细分领域专家上太空,因为把他们培养成宇航员的成本太高。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