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学前教育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2020年至今,连南瑶族自治县全县学前教育共投入资金3.74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440个,促进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惠泽了百里瑶山广大群众。
紧抓打造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机遇,连南去年加快推进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各项条件已基本达到省定标准,进入了市级初核、省级评估阶段。为确保创建成功,连南日前召开创建加温鼓劲大会,提出要健全普及普惠保障机制,夯实师资队伍建设,致力提升保教质量,积极打造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连南实践”,为连南儿童提供“有质量、有温度”的学前教育。

2020年至今,连南投入资金3.74亿元发展学前教育,惠泽广大群众。莫莉娜 摄

连南近5年投入1.5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莫莉娜 摄
保障适龄儿童
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连南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剑钊告诉记者,近年来连南坚持以“高位统筹”为保障,全面落实工作责任,为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密组织领导。连南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通过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学校制度,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切实形成党委重视、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督促、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为全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筑牢发展根基。
制度保驾护航。该县制发《连南瑶族自治县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工作专班,科学设立规划管理组、园舍维修改造组、师资均衡配置组、保教质量保障组、督导检查评估组等9个工作组,专班化、专职化、专业化、常态化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
党建引领到位。连南教育系统党委以“抓好党建促保教,围绕保教抓党建”为目标加强全县幼儿园党组织建设,通过单建、挂靠、联建等方式,实现17所幼儿园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着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幼儿园党组织。2023年,连南民族幼儿园被评为清远市第二批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
财政投入到位。建立“政府主导、多元筹措、分层推进”的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由原来的500元增加到600元。2020年至今全县学前教育共投入资金3.74亿元,占教育事业投入的11.96%以上,学前教育投入保持只增不减。
增加学位供给。近5年全县投入1.5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440个,全面补齐和完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县7个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覆盖;2020至2024年,共投入资金1370.9万元购置添置教学设备和配足配齐玩教具,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最基础、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较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解决“入园难”问题
确保幼儿园学位满足需求
通过近年优化资源布局、加大财政投入,连南的学前教育得到极大发展的实施,但也存在着部分幼儿园教师配备不足,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幼儿园安全和卫生保健工作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
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连南补齐这些短板弱项带来了契机。新的一年,连南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关键指标,逐项攻坚突破,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提高政府保障水平。加快落实《连南瑶族自治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2023—2025年)》,确保该上、想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园,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确保幼儿园学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幼有所育”的需求。
配齐配强保教队伍。推进教师编制动态调整,落实县域内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必须不低于1:15的要求;落实幼儿教师待遇保障政策,杜绝“有编不补”现象,确保实现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率达到100%;落实幼儿园职责,按照幼儿园每个班配备“两教1保”的要求,落实保教人员与幼儿比不低于1:9,教职工与幼儿比不低于1:7的评估要求,为普及普惠提供充足的优秀保教队伍。
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各幼儿园开展自查自纠,重点规范保教行为、安全管理及收费制度,杜绝“小学化”倾向;建立覆盖所有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制度,以4年为一个周期对全县幼儿园开展督导评估工作,对全县17所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实现全覆盖;制定编制《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试行)》和《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室内、户外活动和一日活动,把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定期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督导检查,切实提升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持续保持全县教育系统无较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依托县民族幼儿园和三江镇中心幼儿园2所县城幼儿园为核心园县域学前教育共同体的优质资源,以强帮弱带动和帮助乡村园和薄弱园提高保教质量。一方面,以核心园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全面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共建幼儿一日活动管理、教学教研等制度,推动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其次,实施师徒结对活动,通过核心园与成员园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采取联合教研、跟岗学习、专家指导、业务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共同体中各成员园同步、优质、特色发展,有效提升县域内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此外,结合连南瑶族文化浓厚的特点,将瑶族文化融入课程,推广瑶族文化特色,落实“一园一册”台账工作,力争实现“一园一特色”的办学目标。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张红艳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