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正成为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嘉宝果与金鸡红茶两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深挖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营销促旺销
走进双水镇基背村的新果皇生态园,在130亩的种植基地内,1.5万棵嘉宝果树构成独特景观,紫黑色的果实如黑珍珠般密集附于主干,其中沙巴品种占比达90%。该品种果径达3厘米,果肉厚实,兼具酸甜口感和玫瑰香气,深受市场欢迎。据了解,嘉宝果每年可挂果多次,其中3月产量尤其多,加上天气宜人,每年丰产期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尝鲜。“现场采摘的口感尤其新鲜,每次吃完又想再来。”“去年来,今年又来,很喜欢吃!”……众多“回头客”表示。
除了散客,新果皇生态园还接到大批量订单。“我们的客户遍布深圳、东莞、中山等地,所需的量比较多,而且这里的果品都比较好,我们每年都有合作。”采购商梁小姐一次性预订了1000斤。
“今年的嘉宝果,根本不愁卖。”新果皇生态园负责人余朝征表示,今年他通过“直播带货+现场采摘”双轨模式,创下近3年的销售新高。据悉,为扩大销路,他从2019年开始深耕直播平台,凭借“自产自销”的真实场景积累了大量粉丝。
“直播间能清晰看到果实成熟度和质量。”余朝征对直播带货的效果十分满意,“很多网友通过直播认识嘉宝果,专程从外地赶来采摘,这对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新果皇生态园从2015年开始布局种植果树,经过多年来种护技术的提升,2023年总产量为5万斤,2024年达6万—8万斤,预计今年有望达10万—12万斤。
除鲜果销售外,新果皇生态园还开发出嘉宝果红酒、果酱等深加工产品,与新会陈皮组成伴手礼套装,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余朝征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探索“农业+旅游+电商”的融合发展模式。嘉宝果产销两旺,不仅是农业技术的成果,更是“新农人”拥抱互联网、开拓市场的生动实践。
老茶焕新助振兴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的黄金时节,在双水镇金鸡茶场里,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走进金鸡茶场,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在茶树间,手指翻飞摘下一片片鲜嫩的茶叶,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日采茶画卷徐徐展开。“3月初到5月中旬期间采摘的称为春茶,清明前的春茶更佳。金鸡红茶的特点是茶有蜜香味,入口甘甜。”金鸡茶场负责人梁惠芳说。
金鸡茶场始建于1962年。当年,一群满怀热血的知青与当地村民携手开垦出百亩茶园,种下了希望的茶苗。如今,这些茶树历经60多年风雨洗礼,不仅成为茶场的宝贵财富,还承载着深厚的知青情怀。梁惠芳介绍,因茶种源自金鸡山且承载知青历史,命名为“金鸡红茶”和“知青红”。作为土生土长的双水人,梁惠芳回忆道,她小时候曾跟着妈妈来这里摘茶叶。当时,金鸡红茶不仅在珠三角地区畅销,在港澳市场也备受青睐。不少海外华侨回乡,都会特意带上几包金鸡红茶,将其视为“乡愁信物”。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茶场一度沉寂。2020年,梁惠芳承包了茶场,用心经营,让曾经名盛一时的金鸡红茶重新焕发生机。
据了解,双水镇计划与金鸡茶场携手开发针对年轻消费人群喜爱的春茶与夏茶新包装,进一步拓展市场,并计划在茶场举办亲子类主题活动,融合该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乡村振兴成果、特色优质产品与非遗等元素,进一步提升茶场知名度。“今后,我们将继续借助新会优品、双水优品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做好金鸡红茶品牌推广,完善生态茶场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到场体验。” 新会区双水镇强镇富民兴村公司负责人梁文安表示。随着金鸡红茶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持续扩大,金鸡红茶正逐步成为双水镇一张闪亮的特色农产品名片,不仅将带动乡村餐饮、民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更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助力双水镇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谢 伟 熊 星 萧 萧 陈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