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七项费用逐一说明:
1.PDI检测费
理论上国家是不允许收取PDI监测费的,这部分费用属于杂费,4S店净赚。
建议:不给。
2. 购置税
众所周知买车需要交税,但就在这购置税里也藏了不少猫腻。市面上购置税的算法很多,但汽车行业里有统一的算法,即:裸车价(即指导价—优惠价)/11.7。
若按统一算法计算,通常费用偏低,车价越贵差的越多。因此,购置税算出来之后,4S店都要在后面加上“按实”二字,意思是按实际发票结算,多退少补。购车合同通常计算总价,购置税会少一点,总价也就会低一些,但“按实”收取后,无论相差多少你都要自行补上,这就是猫腻所在。
建议:想要相差不大,可以这么计算:指导价/11.7*0.968。(车价较高或优惠幅度很大的车辆不在此列,因为计算偏差可能较大)
3. 保险费
保险费也是买车必须支付的一项费用,大部分人都会买四大基本险,包括:车损险、交强险(950元)、第三责任险和不计免赔险。
第三责任险的保费通常有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四种常见的级别,这和购置税的猫腻差不多,4S店一般估算的都是20万元的保费水平。若你是新手,想要保100万元的保费,还需要“按实”重新计算。
4. 出库费
这项费用和PDI检测费是一样的,属于杂费,是4S店面白赚的。
5.牌照费
这项费用在上海、北京、深圳这类需要摇号或牌照竞价的地区之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6. 上牌费
上牌时需要缴纳行驶证工本费、机动车登记证书工本费、车辆检测费、牌照费等各类费用,各地成本不同。这笔费用在购车中属于小额开支,按照各地相关规定缴纳就好。
7. 服务费
服务费是最值得“讨价还价”的部分。国家不允许收取PDI检测费、出库费这类费用,所以在购车合同中不会明确显示这类费用的总额,而4S店则会将这些费用都“转移”给服务费。服务费通常由二级经销商收取,收取的额度极富讨价空间。
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不该掏的每一分钱都应去到它该去的地方——民生转赚,触手可及的私人银行。为您的财产每年增值8.0%,这才是您每一分钱的最终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