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令相关产业投资迅速升温,同时亦引来“商业模式不佳”“泡沫明显”的争议,基金经理再度走到分歧的十字路口
文|《财经》记者 黄慧玲 郭楠
编辑 | 陆玲
近年来公募基金改革围绕着“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展开。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数据显示,在“最强开局”的行情加持下,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投资者收益已有所改善。
《财经》根据Wind(万得)数据整理统计,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合计实现盈利1247亿元,为近六年同期盈利最高水平。规模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合计3.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866亿元。
另一方面,在全球市场震荡、A股风格剧烈分化、港股科技牛市的复杂环境中,基金重仓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配置比例持续提升。摄影/成孟琦
港股的配置比例持续提升。银河证券研究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A股市场的配置比例连续五个季度回落,由2023年末的91.34%下降到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80.90%;而港股市场的配置比例则由2023年末的8.66%,持续提升到2025年一季度末的19.10%。
港股成为众多基金经理一季度调仓的重点方向。银华基金李晓星在一季度加仓了港股,他在一季报中表示,“看好港股科技、港股消费、港股红利、A股消费、A股制造业,对于一些涨幅过大的板块从相对收益的角度来说持谨慎的态度。相对更为看好港股市场,以及A股现金流好且估值低位的消费股。”
睿远基金傅鹏博在一季度将腾讯控股加仓至第一大重仓股,他在一季报中表示:“从资本市场表现看,科技是一季度最明确的交易主线。一季度组合的前十大个股进行了一些调整,我们加大了恒生科技板块的个股配置,有稳健的品种,也有弹性大的品种,对组合净值有不小的正贡献。”
DeepSeek的出圈引发行业投资热潮,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恒生科技指数权重股被大幅增持。对比去年底重仓股可发现,此前前十大重仓股中仅有腾讯控股,一季度期间对阿里巴巴-W的持仓市值亦跃入前十序列。除了腾讯控股与阿里巴巴,多只港股亦是公募基金高度关注的重仓股,包括小米集团-W、中芯国际、美团-W、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泡泡玛特、快手-W、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等。
科技板块成为调仓主线
观察一季度公募基金调仓情况,总的来看,资金进出的重点在科技板块。
《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最高的个股仍为宁德时代,共有1861只基金重仓该股,持股总市值达到1467.82亿元。贵州茅台、腾讯控股分别以持股总市值1414.93亿元、848.95亿元位列二、三位。
前十大重仓股中,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立讯精密出现较大减持,其中立讯精密已被连续半年减持。
进一步梳理可发现,兴证全球基金多位基金经理在一季度期间将宁德时代调出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谢治宇、董理、乔迁等。其中谢治宇管理规模近400亿元,是全市场规模较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汇添富基金胡昕炜、易方达基金冯波则对宁德时代进行了增持。
立讯精密也是一季度期间争议较大的个股,期间公募持仓减少了1亿股,参与重仓的产品数量降至千只以内。在头部公司内部,基金经理们的意见也截然不同。冯波称其一季度期间增持了消费电子板块,但立讯精密已从前十大重仓股中消失。来自同一家公司的基金经理祁禾则在一季度全面增持立讯精密,成为多只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美的集团在一季度期间出现了明显减持。减持方包括交银施罗德基金王崇、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等。增持方包括大成基金刘旭、银华基金李晓星等。
新引擎与泡沫之争
一季度科技股行情持续升温,成为基金经理们调仓的核心主线。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在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混合报告中指出,中国科技企业已在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出海等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质变,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与宇树科技的商业化落地,标志着工程师红利正转化为产业主导力。
永赢先进制造凭借对机器人赛道的重仓领涨近一年市场。基金经理张璐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链从主机厂向零部件、终端应用扩散。“展望二季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依然在快速地发展,行业日新月异。我们判断机器人板块会持续活跃,但随着量产的逐步落地,个股可能会去伪存真,分化可能加剧,波动会有所增加。”
嘉实基金王贵重观察到,一些此前态度偏谨慎的下游应用大厂就此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开始尝试推出一批C端应用落地迭代。他将重新评估港股科技资产,在估值合理的前提下进一步聚焦三类公司:下游有场景、数据优势者;AI应用产业位置领先且能有相关业绩兑现者;随这波下游需求扩张周期而受益的上游环节。
同样是对AI行业的重仓,财通基金金梓才旗下基金却因为押注海外算力板块、错过以DeepSeek、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国内AI浪潮,导致旗下基金净值与行业涨幅背离,出现大幅回调。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旗下多只基金一季度期间跌幅超20%。截至4月28日,相关产品今年以来普遍跌幅超25%,在同类排名中几乎垫底。
从一季报可以看到,金梓才再次大幅调仓换股,基本完全减持了海外算力板块,大幅增配国内算力部分。其认为,结合美国经济现状,以及北美算力投资进入到第三年,海外算力板块后续出现风险的概率可能会加大。国内对AI的资本开支军备竞赛则刚刚开始,可能走出与去年海外算力相似的成长轨迹。
科技股牛市如火如荼之际,一些基金经理选择了落袋为安。易方达萧楠即对去年布局的港股互联网、芯片、资源类以及工程机械板块做了一定的止盈操作。同时,其大幅度增加了白酒配置,并认为当前的白酒相当于一个带有内需看涨期权的高息债券。
银华基金的焦巍更为直截了当。其对红利资产以偏指数权重的方式进行了加仓,并称应对流行的舆论保持冷静:“全球的人工智能时代是已经开启了一轮新的经济增长的引擎?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是否真的已经到来?传统的工作乃至投资模式是否已经被AI碾压这些流行的话术正在把投资者带入新一轮沉默的螺旋。”
广发基金冯汉杰认为,当前资产内生回报不足,转化为对于政策、事件、景气等外部边际的强依赖,从而形成了目前的结构分裂局面,即一部分资产已经处于明显泡沫,一部分资产的估值尚算合理,较少资产仍然处于真正低估。
王崇仍保持对银行的高度重仓,并在一季度期间进一步加仓。其认为,随着地方政府化债的推进,国内优质高ROE城商行会逐渐被市场认知并有望持续估值修复到1倍净资产以上。
今年以来领涨市场的北交所基金经理也在调仓换股。
华夏基金顾鑫峰表示,考虑到2024年11月之后北交所在快速上涨之后有一轮系统性的回调,减仓了涨幅较大、估值泡沫明显的个股,同时增配了下跌过程中基本面趋势良好、估值合理偏低的个股,这里面包括不少北交所核心汽车零配件公司、核心优质食品饮料方面的公司。
责编 | 张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