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正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以《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蓝图,迈向国家中心城市与“一带一路”枢纽的新征程。西安正加速构建"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的实施保障体系,为国土空间蓝图落地注入制度动能。
通过"三级三类"规划体系的科学传导、五类传导载体的精准落位、"一张图"信息平台的智慧监管,织密规划实施网络,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协调统筹
西安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各相关部门责任明确、密切协作的规划编制实施体系。坚持“多规合一”,加强各部门、各行业领域涉及空间布局的协调管理。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完善规划传导路径
西安市依托《规划》建立全域覆盖、分层管理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总体规划是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指导各类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详细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和法定依据;专项规划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领域作出的专门安排。
强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和实施,纵向建立“市级总体规划-县(区)级总体规划-镇街级规划和单元详细规划-实施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四个层次的传导体系,横向加强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完善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传导路径。建立目标战略、控制线、用地布局、指标体系和规则名录五类传导载体,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指标在下层次规划中具体落位,保证规模不减少、服务范围不缩小、功能水平不降低。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健全技术标准规范
西安将持续健全法规政策体系,持续推进本市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结合地方实际,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研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建立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强化实施监督,鼓励公众参与
西安持续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评估、监督等全周期管理。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融入规划日常管理,形成贯穿“指标监测-实施难点-对策建议”的工作机制。
加强城市发展重大问题咨询评估,引导各领域专家及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发展与治理。拓宽规划宣传渠道,扩大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度,鼓励公众参与。
明确近期实施目标和任务
将规划目标指标细化分解,制定近期实施目标,明确五大方面近期重点任务。制定产业空间、生态修复、公共服务、文化保护、综合交通、市政设施、乡村振兴等专项领域重点项目库。
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念下,西安正通过全面精细的实施保障体系,扎实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将规划愿景转化为惠民实景。随着《规划》逐步纵深推进,这座千年古都必将以更科学的空间布局、更完善的设施体系、更宜居的城市品质,在面向2035的新征程中谱写追赶超越的壮丽篇章。
来源:西安资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