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7月6日上午,“2025年气象小标兵重庆赛区决赛”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小图新小学校落幕。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38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6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将代表重庆参加全国总决赛。

决赛现场。第1眼TV-华龙网 李舒 摄
本次比赛由重庆市气象学会主办,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气象局、重庆舍特气象应用研究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小图新小学校承办。比赛旨在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全民早期预警等知识,锻炼青少年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推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防灾避险能力。

选手身着古装、手持折伞生动讲述古诗词中的气象。第1眼TV-华龙网 李舒 摄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参赛选手围绕“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活动主题,通过科普讲解、艺术表演、创意实验等多种形式诠释对气象科学认知,既体现了对气象知识的系统理解,也展现了将科学原理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究竟多大的风,可以把一个100斤的人吹跑?”比赛现场,来自重庆南坪实验小学(康德校区)的赵琳溪用生动有趣的讲解为决赛开篇,她以“大风家族那些事儿”为题,结合图文视频,带观众直观感受不同等级大风的威力。

参赛选手讲述气象科学知识。第1眼TV-华龙网 李舒 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沙坪坝区南开小学的白懿可身着古装、手持折扇,带着观众们一同走进“风云驿站”,了解古诗词中的气象。“一边天晴一边雨,大多是夏季的对流雨……”白懿可介绍,夏季烈日照射让地面升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便形成了云和雨,而这就是对流雨了。白懿可的家长表示,比赛前一个月,家人们一起准备,由于孩子年龄小,便想到用古诗词结合气象来生动讲述。
决赛现场,来自重庆南坪实验小学(康德校区)的罗梓宁化身气象小卫士,以“雾锁山城我不怕”为题,探秘重庆天气的密码。重庆为什么多雾?这些雾是怎么形成的?这些疑问在罗梓宁的童声讲述中得到解答。“当知道进了决赛,我就很激动,马上和家人一起来准备决赛。”罗梓宁的精彩讲述也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获得决赛一等奖。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其中,来自巴蜀常春藤学校的李雨泽、沙坪坝区树人博文小学校的张宇轩获得特等奖,来自南坪实验小学(康德校区)的罗梓宁、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佳兆业校区)谭吉霓娜、南坪实验小学的蔡昊辰、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东区)的田骏霖获得大赛一等奖,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选手将赴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
市气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通过共建校园气象站、开发特色气象科学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活动等方式,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气象科学教育资源,让他们在校园中就能感受到气象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