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ST景谷子公司部分资产被查封

2025-07-10 13:25:00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因业绩补偿事项引发关注后,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600265.SH,以下简称“ST景谷”)重要子公司近日再陷纠纷。

日前,ST景谷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唐县汇银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银木业”)部分资产及主要银行账户被司法查封、冻结,查封、冻结的资产账面价值预估为5080万元。相应情况主要因汇银木业涉及三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合计涉案金额包括本金4070万元及相应利息。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上述三起案件中,汇银木业借款时间分别为2018年11月、2019年2月、2023年2月及11月、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在收购汇银木业时,ST景谷曾于2022年9月提出向汇银木业提供1.839亿元借款,用于解决该公司存在的银行贷款转贷问题。

汇银木业是否认可相应民间借贷事项?为何在获得上市公司超1.8亿元财务资助后仍向民间借贷?对相应问题,ST景谷方面并未正面回复记者,仅表示此次汇银木业所涉事项公司肯定会积极关注并持续跟进,目前相关事项都以公司信披内容为准。

涉民间借贷超4000万元

汇银木业此次所涉三起案件均为民间借贷纠纷,其中汇银木业、汇银木业原控股股东崔会军、王兰存三方为被告,原告方为三名自然人王三全、王东仙、王新旺。

根据相关法律文书,上述三起案件所涉借款本金合计为4070万元。

其中,王三全诉称于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向上述三被告方提供借款本金共计3720万元,王东仙诉称于2023年2月14日、2023年11月19日向上述三被告方提供借款本金共计150万元,王新旺诉称分别于2018年11月26日、2019年2月11日向上述三被告方提供借款本金各100万元。

“子公司的事情也是公司的事情,此次子公司涉诉事项公司肯定会关注并持续跟进。”对于汇银木业是否认可此次民间借贷事项,ST景谷方面并未进行正面回复,仅表示公司会严格依规履行信披义务,相应事项均以公告内容为准。

因相应民间借贷纠纷,王三全、王东仙、王新旺向法院申请进行财产保全,汇银木业、崔会军、王兰存名下资产被裁定冻结。

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1日,ST景谷就对上述司法冻结信息进行了披露。彼时,ST景谷指出,汇银木业已被相关法院查封、冻结的资产账面价值预估为508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总额的5.50%。

其中,汇银木业的成品仓库及库房内所有成品板材货物被查封,包括北区、南区的所有库房,刨花板和密度板成品约4.5万立方米,账面金额约5000万元。相应资产被查封期间不得擅自出租、出售、变卖,查封期限为2年,自2025年6月27日至2027年6月26日止。

此外,汇银木业的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账户资金约80万元。

“汇银木业本次被查封的存货占其目前所有存货的70%左右,该事项将对其正常发货及销售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披露相应资产查封信息时,ST景谷曾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收到相关法院就前述财产保全所涉的立案受理通知书、起诉状等相关法律文书,具体情况以公司后续收到的法律文书为准。

上市公司曾提供超1.8亿元财务资助

汇银木业是ST景谷2023年收购来的控股子公司。当年2月,ST景谷以支付现金方式向汇银木业原股东收购汇银木业51%的股权,交易对价为2.70亿元。

相应收购交易中,汇银木业原股东曾作出业绩承诺,承诺汇银木业2023年至202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353万元、5767万元和6404万元,三年累计承诺的净利润为1.65亿元。

2023年,汇银木业实现净利润4693.04万元,完成上述业绩承诺。但2024年,汇银木业实现净利润-3245.8万元,未完成业绩承诺,且与前期盈利预测相比发生盈亏性质变化。

因汇银木业2024年业绩亏损,ST景谷当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0.83亿元。同时,ST景谷2024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0.28亿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0.06亿元,主要系汇银木业资产组组合(不包含商誉)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产生减值分摊至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

根据约定,汇银木业2024年年未完成业绩承诺,该公司包括崔会军在内的原股东应向ST景谷支付业绩补偿款1.42亿元。不过,相应债权由ST景谷控股股东周大福投资承接。

从借款时间来看,上述三起案件中,除200万元借款发生于2018年及2019年外,其余借款均发生于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间。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为顺利推进对汇银木业51%股权的收购,ST景谷曾提出向汇银木业提供1.839亿元借款,用于解决汇银木业存在的1.839亿元银行贷款转贷问题。对此,汇银木业原股东王兰存、崔会军以其持有的汇银木业51%的股权为相应借款提供担保,并向ST景谷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ST景谷向汇银木业提供的1.839亿元借款年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自公司实际支付借款之日起五年。对比来看,上述三起案件中,原告方诉请的借款年利率均在12%及以上。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