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内容
当前,仲恺高新区正在打造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能源电子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围绕能源电子产业的发展情况,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了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和统计局局长林豪。
问:仲恺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如何?面临哪些挑战?
答:仲恺高新区通过政企共谋、技术突围、链式生长构筑起良好产业生态,一步步稳扎稳打、厚积成势,层层递进实现了能源电子产业从蓝图规划到集链成群的跃迁。
全区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向“上”向“新”趋势,但还存在一定短板制约高质量发展。比如,上游材料产业总体不强,大部分锂资源依赖省外采购,特别是缺少正极材料、隔膜规模也较小,电解液、铜箔等材料本地配套率低。另外,与省内外新能源电池主要城市对比,我区在下游新能源整车生产这一环节仍为空白,这制约了整体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问:为实现能源电子产业突破千亿目标,仲恺高新区接下来有何计划和安排?
答:仲恺将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好政策的牵引指导作用,引导企业用好用活国家、省、市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示范推广。
我们将研究制定区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在土地资源要素保障、培育链主企业、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区内企业引进能源电子领域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探索新型储能电站试点项目建设模式,持续拓展用户侧、电源侧等市场应用场景;支持引导区内企业向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拓展延伸。
相关>>
仲恺高新区:一块电池撬动千亿级县域特色产业
赣锋锂电:今年冲刺25亿元年产值
南方+记者 于蕾
【作者】 于蕾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