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黄金价格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4月19日,COMEX国际金价最高报收3371.9美元/盎司,刷新历史纪录。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黄金相关产品的热度,也促使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市场风险。
在国际金价的推动下,黄金积存金、黄金ETF等产品收益显著,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场内20只黄金ETF合计总规模较2024年末几近翻倍,用时不到5个月。然而,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并充分提示金价波动风险,多家银行和基金公司纷纷采取措施,通过提高起存金额门槛、暂停大额申购等方式主动为产品“降温”。
例如,兴业银行于4月16日发布公告,计划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的购买起点金额,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人民币800元起调整至900元起。光大银行也在4月2日宣布,自4月8日起将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起点金额由700元调整为1000元,增幅近43%。此外,民生银行于4月17日公告称,若市场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或流动性枯竭的极端情况,将采取短时间内暂停积存金产品报价的措施。
基金公司方面,嘉实基金于4月16日公告,嘉实上海金ETF发起联接暂停大额申购,单个开放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金额不得超过100万元。永赢基金也宣布,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将于4月18日起暂停申购、赎回、转换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这些措施旨在控制基金规模,确保投资策略的有效执行,降低投资风险,从而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与此同时,国际机构对黄金价格的预期也在不断上调。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于4月14日发声,预计未来12个月的黄金价格或达3500美元/盎司,并将上行和下行情景中的黄金目标价分别上调至3800美元/盎司和3200美元/盎司。高盛Lina Thomas团队也将2025年底金价目标从3300美元/盎司提高至3700美元/盎司,并预计交易区间为3650至3950美元。这一调整反映了央行购金力度超预期、衰退风险增加对ETF流入的提振,以及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独特地位。
尽管黄金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但市场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多家机构提醒投资者,需警惕金价高位波动带来的短期回调风险,建议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追涨。通过分批布局、分散投资等方式,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降低潜在损失。
总体来看,国际金价的持续上涨不仅推动了黄金相关产品的热度,也促使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市场风险。未来,随着国际机构对黄金价格的预期不断上调,黄金市场或将继续保持活跃,但投资者需保持谨慎,理性应对市场波动。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