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欢乐的“海洋”席卷全城
——“与人民同行”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
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文艺志愿者走进平凉演出侧记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

△演出现场。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亮 摄
初夏的平凉,一别春花,一迎夏绿,欢乐的“海洋”席卷全城。
“平凉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鞠萍。”5月18日,平凉绿地广场,当童年时那个温柔、熟悉的声音甫一响起,欢呼声、掌声瞬间燃爆全场。

△主持人鞠萍、戴志诚。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当天,“与人民同行”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文艺志愿者走进平凉演出大幕拉开。巩汉林、刘全利、刘全和、王二妮、云飞等知名艺术家用相声、小品、歌曲,为平凉观众送上来自中国曲艺家协会的真挚祝福;也开启了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二十周年纪念的精彩篇章;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在“问道崆峒·康养平凉”留下笑与歌,更是一段用艺术传播梦想,用友谊迎接新程的难忘记忆。
笑到停不下来
曲艺演员们或是用幽默诙谐的插科打诨,逗得人捧腹大,或是以一波三折的奇人奇事,引得人惊叹连连。


△刘颖、张浩楠表演的相声《说唱双截棍》。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贾旭明、武宾表演相声《一字诗》。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一级演员、滑稽表演艺术家刘全和、刘全利兄弟俩以经典小品《兄弟拍电影》点燃观众热情。俩人凭借肢体语言,将临时招来的草根剧组拍电影的荒诞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刘全和弓腰举着摄像机,刘全利一人分饰导演、灯光师、场务,夸张动作引爆一阵笑声。中国铁路文工团总监、相声演员刘颖与演员张浩楠合作的相声《说唱双截棍》,以诙谐的语言和默契的配合,将传统曲艺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刘颖以“代表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及56个民族”的恢宏开场,向平凉观众送上“康养平凉、幸福安康”的深情祝福。表演中,二人不仅通过“说学逗唱”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更即兴翻唱多首民族特色歌曲片段,串联起笑料,现场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相声演员贾旭明、武宾带来的相声《一字诗》,将传统相声的“说学逗唱”与汉字解构艺术深度融合,开场便以观众给出的“biang”字为引,通过拆解“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的笔画口诀,展现汉字形义之美。当武宾抛出“面”字飞花令时,贾旭明巧妙化用“面若桃花”等成语接龙,最终以“平凉欢迎你”收尾,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艺术盛宴。

△巩汉林、金珠表演小品《浪漫的事》。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巩汉林自然是全场的焦点。他与妻子金珠一上场,观众便以最热烈的掌声迎接他们。对于他俩,平凉观众太熟悉不过了,2003年,他们就曾在平凉演出。18日早晨,游览了崆峒山的他通过媒体喊话,希望全国游客都能来平凉,登临崆峒山,感受不一样的风景。带着对平凉人民的情意,夫妻俩带来小品《浪漫的事》。巩汉林演绎的是一个“受尽老婆压迫奋起反抗”的小男人,在舞台上与金珠剑拔弩张,用密集笑点和温情内核引爆全场。巩汉林延续“瞪眼撇嘴”的经典表情包,时不时带着情绪:“你管理我过于严厉,你说我口无遮拦!” 包袱设计紧扣生活细节,谐音梗、对比梗与自嘲式幽默轮番轰炸,引发了现场一阵又一阵的爆笑。
观众张承弦感慨:“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他们的演出,现场看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小品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把生活过成段子,再把段子演成人生。”
唱出“土味浪漫”
演出中,观众被欢快的音乐和表演一次次“点燃”。每到精彩处,观众纷纷高声欢呼,跟着一起唱跳,无数手机、相机高高举起,记录下一个个欢乐瞬间。

△演出现场台下观众喝彩不断。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百良 摄
北京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青年民族女歌唱演员王二妮是第二次来到平凉演出。她以《拉手手亲口口》《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两首经典情歌点燃全场,线上线下观众共赴一场“土味浪漫”。

△云飞演唱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王二妮、云飞演唱歌曲《拉手手亲口口》。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王二妮演唱歌曲《一对对鸳鸯水上漂》。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王二妮身着绿衣登场,《拉手手亲口口》前奏一起,她与北京歌剧舞剧院青年歌唱家云飞重现“黄土恋歌”的炽热。“我要拉你的手,还要亲你的口,拉手手亲口口,咱们俩个圪捞捞里走”。扭腰的俏皮动作搭配云飞浑厚的声线,将陕北人“爱就大声吼”的率真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姑娘、小伙把巴掌拍红了。“你在那山来我在沟,拉不上话话招要招那个手。”《一对对鸳鸯水上漂》编曲加入苍凉板胡与埙声,歌声如西北风卷过沟壑,带着“山拦不住云彩树挡不住风”的相思苦楚。来自庆阳的观众魏耀华感叹:“太好听了,这种情歌特别戳心窝。”

△金波演唱歌曲《大妹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黄土地上相爱的男女不懂深邃、晦涩的哲学语言,不会顾左右而言他的扭捏矫情,他们只知道隔着深壑、迎着风沙,掏心掏肺地唱出自己的真情。演出现场,当《大妹子》的前奏响起,军旅通俗歌手金波闪亮登场,用具有质感的嗓音唱着“一天不见妹妹睡不香,两天不见妹妹心里慌”,淳朴又炽热,深情又浪漫,观众席瞬间爆发雷鸣般掌声。

△王莹演唱歌曲《节日欢歌》。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霍勇演唱歌曲《当那一天来临》。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一首首曲风明快的歌曲让现场观众的情绪达到沸点。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王莹清亮的音色穿透云层,一首《节日欢歌》让现场更添欢乐,引得现场掌声雷动。一级演员、男中音歌唱家霍勇献唱军旅经典《当那一天来临》,醇厚声线让人如醉如痴,唱至“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时,在座的解放军战士无不情绪高昂,热泪盈眶。
跟着艺术游平凉
品文化之韵,赏演艺之美。这是文艺演出,更是一场平凉文旅的创意推介。做为本场演出的主持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鞠萍,中国广播艺术团相声演员戴志诚将平凉文旅名片融入解说词中,让平凉的文化韵、烟火气、幸福感随着国家级文艺演出,走进千家万户,感染八方来客。

△徐涛、田岷朗诵《带你去看平凉》。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作家马宇龙写的《带你去看平凉》诗朗诵引爆平凉文旅推介热潮。“带你去看平凉/哪里都不去了/就在这平安祥和的清凉里/进入梦乡/像游子看到家门口的灯光/像孩子看到了爹娘/带你去看平凉/在这里,让我们与万物一起生长。”一级演员、诵读艺术家徐涛,一级演员、影视表演艺术家田岷用极具带入感的深情讲述平凉古老的传说,演绎着这片土地的婀娜,身外是如画的平凉胜景,心中是满满的诗情,将演出带向高潮。

△王倩、冯金伟演唱歌曲《神仙留恋的好地方》。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井怡丹演唱歌曲《有你就有我的家》。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平凉过去是“陇上旱码头”,风光无限,现在更是筑路架桥,周行八方,“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平凉成就斐然,这两年相继捧得“国家森林城市”“避暑旅游优选地”称号。演出现场,一首首文旅歌曲描绘着城市的发展之变和生动图景。在平凉籍歌手王倩、冯金伟带来的歌曲《神仙留恋的好地方》中,观众看到了“梦里云乡,陇头月上”;在井怡丹带来的歌曲《有你就有我的家》里,观众感知到了家园的温暖、平凡人的梦想……生态、宜居、康养平凉,吸引着青年人的目光,他们在这里追梦、创新、打拼、立业、成家。在每一个奋斗的旅程和细碎的日常中,感受这个城市的柔情、便利与关怀。

△情景武术表演《崆峒奇兵》。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造就了“武术之乡”平凉的雄浑壮美。情景武术表演《崆峒奇兵》以“奇兵”为魂,将武侠世界的铁血豪情与地域文化的柔情诗意熔铸于舞台。演员手持流星锤、醉葫芦、月牙铲、双钩、双锤、阴阳刺、乾坤扇、崆峒拂尘、九尺天耙等罕见兵器亮相。流星锤表演气势如虹,寒光如练划破长空;拂尘表演以柔克刚,武者挥动银丝,暗合道家“以静制动”哲学;九尺天耙表演气魄豪迈,刚猛招式间暗藏柔劲,势不可挡……崆峒文武学校师生的精彩表演让世界领略了崆峒奇兵的神秘与力量。

△王莹、霍勇演唱歌曲《共筑中国梦》。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志强 摄
本次活动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这是平凉市2025年市列为民实事——千场文化惠民演出的一项重要活动。

中国曲协“送欢笑”二十周年活动选择平凉,既是对这片文化厚土的致敬,也是以艺术为媒、助推乡村振兴的精准破题。活动本身所具备的强大感染力,与平凉文化那厚重深沉的历史底蕴相互交织、彼此激荡,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当巩汉林等知名演员化身“文旅体验官”,在崆峒山等平凉名胜景区推介平凉文旅,并通过中省媒体的传播,使得平凉热度迅速攀升,成功实现文旅破圈。
未来,平凉将继续以文化为魂、以艺术为媒,通过“演艺+旅游”,把“流量”变“留量”,让“网红”成“长红”。当歌声遇见山水,当舞台连接风景,这片土地正奏响新时代的文旅交响曲,邀请世界听见平凉、爱上平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