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一艘如皋出土的唐代沉船模型,是当时水上繁荣的真实写照。因水而名如何依水而兴?如皋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全域推进“以港强市”战略工程,把“港”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题眼”。
“推进以港强市,既是发挥滨江近海优势的必答题,又是加速多重机遇转化的主抓手。”如皋市委书记、市长王鸣昊说,将强化规划战略引领、资源全域统筹,以定了就干、干则必成的拼劲韧劲,加快建设江海联运重要节点、向海智造产业高地、跨江融合开放门户和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水边崛起“产业高地”
如皋之“皋”,意为“水边的高地”。从古至今,滚滚长江激荡这座城市的经济脉动。
走进如皋滨江,总投资10亿元的森永高端过程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该项目由上海“跨江”而来,主要生产压力容器以及模块化装置等过程装备的设计与制造。今年南通唯一文旅类省级重点项目——长江大梦想城乐园项目正化作“工笔画”,建成后将填补区域高端文旅综合体空白。
作为长江沿岸唯一以“长江”命名的镇,长江镇依托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等载体加快产业集聚,近年成为重大项目的“聚宝盆”。先后集聚金鹰产业园、日达智造、森松重工等重特大项目和头部企业,规模工业开票销售占全市比重超三分之一、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市近半壁江山。
如果说,沿江的水运优势是与生俱来,那么跨江融合则是如皋发展“左右逢源”的战略选择。自2022年初,如皋在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首设“科创飞地”以来,105个项目接踵落户,“一线孵化、如皋转化”协同创新效应持续增强。上半年,如皋工业开票销售超千亿元,六大产业链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8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1.5%。
“将水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关键在港。”如皋市副市长、长江镇党委书记杜晓峰说,将系统推进港口经济提效、临港产业提级、城市发展提质,全力打造如皋“以港强市主阵地、跨江融合桥头堡”,加快提升沿江板块对全市的贡献度。
强港释放“棋筋效应”
“呜……”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载有2台高压釜产品的“九凌融创166”轮,近日由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码头启程前往印度尼西亚。
“落户如皋,正是看中了可以自建码头的先天条件。”森松集团副总裁李宏斌介绍,企业生产的大型模块可以组装成成品,直接上码头装船发货,大大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成功揽下多家世界500强公司的订单。
港口在经济物流中处于“棋筋”地位,强一子而满盘活。距离长江入海口仅120公里,如皋港已成为周边百公里范围内的物流中枢。金鹰(如皋)产业园副总经理金烽介绍,原先外贸船靠泊上海罗泾或者常熟,清关后再公路运输至工厂,现在直接靠泊长源国际码头,极大降本增效。目前,如皋港已有25个码头泊位获准对外开放,集装箱航线已通达美洲、欧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初步形成“码头+保税+海运+仓储+供应链金融贸易+跨境电商”的港口物流生态链。
港口兴,外贸旺。如皋在优化口岸服务、加强口岸建设、深化部门协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港口流量转为贸易增量。上半年,如皋实现外贸进出口194.2亿元、增长13.1%,其中出口146.6亿元、增长17.9%……
但在如皋看来,作为跨江向海发展的关键落子,“港城效应”发挥还远不够充分。面向“十五五”,如皋用改革的办法、全局的思维推动“以港强市”开篇破题——高标准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形成全域发展一盘棋和一张图;树立“米均论英雄”导向,全面提升港口枢纽能级;树牢全域临港、全域向海意识,推动港产城相互支撑、彼此赋能;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以港强市”新赛道,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如皋市委全会强调:一体推进落实“以港强市、产创协同、跨江融合、绿色共享”四大战略,加快实现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向海奔赴深耕蔚蓝
临大江,筑大港,“如皋之意”在海洋。
8月5日,长江如皋段,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为台湾正德海运建造的第4艘63500载重吨散货船“HG HOUSTON”轮交付,目前公司在手订单满负荷排至2027年底。这里,不仅是船舶制造基地,也是通向深耕蔚蓝的跳板。
南通明确“下一个万亿看沿海”,“不沿海”的如皋怎么办?以江为轴线,以港为枢纽,如皋创造性提出,围绕“沿江创造+内陆支撑”赋能向海发展,做大做强船舶海工、海洋工程装备两大优势产业,积极拓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能源等新赛道,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延链补链,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将海洋经济作为重要增长极。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招引涉海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项目,培育海洋产业与氢能、电力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联动发展;如皋高新区加快推进海工装备产业项目落地,推动本地企业在涉海领域应用上提档升级;如皋交通运输局加速港口升级改造,优化岸线资源整合,畅通快审通道;南通力威机械从传统卷扬机领域“跨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联合研制的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 GD11000”正跟随北极科考船远航……政府敢闯、企业敢干,“不沿海”的如皋奋力展现经略海洋新作为。
在如皋磨头镇,记者看到了跨江向海、以港强市的现实模样——珂莱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珊瑚商业化养殖厂,产品经港中转,溯江而上可达长江经济带庞大市场,顺江而下通海通全球。距离珂莱欧海洋生物3公里,德资企业江苏个德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追加投资3000万元建厂房扩产能。从海洋生物产业到专业海工装备,“小镇实践”昭示如皋发展“全域临港、全域向海”的蓬勃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宏波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